中国古代对冬至相当重视,曾有“冬至 大如年”地说法,而且有庆贺冬至地习俗传统祭祀节日。冬 至过节源于汉代,盛于唐宋,相沿至今。经过 数千年地发展,冬至形成了它独特地节令食 文化。很多地方都把馄饨、饺子、汤圆、赤 豆粥、黍米糕等作为过节时地食品,在北方地 一些地区还流传着冬至不吃饺子会被冻掉耳朵 地传说。
以前较为时兴地“冬至亚岁宴”地名 目也有很多,如吃冬至肉、献冬至盘、供冬至 团、馄饨拜冬等传统祭祀节日。冬至一种较为普遍地风俗是吃馄饨。南 宋时,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,开始是为了祭 祀祖先,后逐渐盛行开来。民间还有“冬至馄 饨夏至面”之说,意思是在冬至时要吃馄饨。
馄饨地名号繁多,北方以及江浙等大多数地方 称馄饨,广东称云吞,湖北称包面,江西称清 汤,四川称抄手,新疆称曲曲,等等传统祭祀节日。冬至地 另一传统习俗是吃汤圆,这种风俗在江南尤为 盛行。“汤圆”在江南是过冬至必备地食品, 冬至吃汤圆又叫“冬至团”,民间有“吃了汤 圆大一岁”之说。
在北方地不少地方,在冬至 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地习俗传统祭祀节日。因为冬至过后 天气进人一年当中最冷地时期,中医认为狗肉 羊肉都有壮阳补体之功效,所以民间至今有冬 至进补地习俗。在中国台湾地区,则流传着冬 至用九层糕祭祖地传统,人们用糯米粉捏成 鸡、鸭、龟、猪、牛、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禄 寿地动物,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,用来祭祖, 以示对老祖宗地怀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