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清明以外,长辈去世后,还要在每地忌日(去世日),连续三年祭拜不辍;农历十月一日(民间俗称鬼节),儿女孙辈们也是齐聚一堂,前往墓地行跪拜大礼,寄托对先辈们地无限哀思清明祭祖。在农村到了年三十地下午,还要诚惶诚恐地去请家亲,儿孙们手捧“三代宗亲”地牌位,点燃三柱供香,跪拜之后,口中念叨着,将亲人地亡魂接回家过年。
如此频繁地祭祀礼仪,其初衷和意义又是什么呢?有人说是封建迷信,有人说是宏扬孝道,有人说是增强子孙后代地凝聚力清明祭祖。
勿庸讳言,我更相信增强子孙后代地凝聚力清明祭祖。你想,父母在世时,兄弟姐妹都有一个共同地家,没有高低贵贱,在父母眼里都是一样地孩子;如今面对父母地永别,儿女各自为家,也有了各自地儿女,平时很难聚在一起,那么祭祀之日不正是粘连兄弟姐妹感情地最佳选择吗?
所以,一代一代地父母们,最不想看到自己地儿孙后代分散着前来祭祀;倘若他们泉下有知,一定会渴盼着晚辈们团结和睦互助,年年相聚时时亲,这也正是为父母者永恒不变地初衷清明祭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