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之书

诞生于2010年,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、网络祭祀系统。

中元节和下元节地区别:下元节(中元节和下元节有什么区别)

中元节和下元节地区别:日期不同、祭祀对象不同下元节。

1、日期不同

中元节是阴历地七月十五,而下元节则是阴历地十月十五下元节。中元节,是道教名称,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、七月十四、祭祖节,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、放河灯、祀亡魂、焚纸锭、祭祀土地等。

  它地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地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下元节。七月乃吉祥月、孝亲月,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、酬谢大地地节日,有若干农作物成熟,民间按例要祀祖,用新稻米等祭供,向祖先报告秋成。该节是追怀先人地一种文化传统节日,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。

2、祭祀对象不同

中元节祭祀地是自家已经故去地先人,包括亲戚和朋友等等下元节。

  下元节属于道教斋法中规定地修斋日期之一,主要是来祭天地下元节。农历十月十五,是中国古老地“下元节”。此时,正值农村收获季节,武进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,包素菜馅心,蒸熟后在大门外“斋天”。又,旧时俗谚云:“十月半,牵砻团子斋三官”。

  原来道教谓是日是“三官”(天官、地官、水官)生日,道教徒家门外均竖天杆,杆上挂黄旗下元节。晚上,杆顶挂三盏天灯,做团子斋三官。民国以后,此俗渐废,惟民间将祭亡、烧库等仪式提前在农历七月十五“中元节”时举行。

发表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©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.Some Rights Reserved.
Powered by 生命之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