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之书

诞生于2010年,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、网络祭祀系统。

通化井口張氏大西岔祭祖纪实

通化井口張氏大西岔祭祖纪实

      公元二零一六年四月四日,農歷丙申年二月二十七,清明,井口張氏大西岔分支舉辦了宗親祭祖溯源聯誼聚會。

      我們在親情的花園裏采集,構築血濃於水的美好詩句;我們在追憶的長河中遊渡,譜寫長而艱辛的傳承樂曲。大西岔張氏家族五個分支共計五代七十余人,從四面八方,迎著和風細雨,在遼寧省丹東市寬甸縣聚集,完成了本家族史無前例的聚會。這是一部宣言書,宣告了張氏家族的龐大、團結;這是一座裏程碑,記載了張氏家族的興旺、發達。我們聚會聯誼,整理出家族的遷徙史;梳理清祖先的傳承史;回顧了先輩的奮鬥史。

      少小離家的長者,多少次魂牽夢縈,此次成首行;他鄉長大的後輩,檔案中籍貫之地,終於見端倪。

活动概述:  

日程安排:

4月2日下午在寬甸縣城德隆園酒店報到。

4月3日在德隆園演藝廳舉行張氏家族懇談會。

4月4日

6時30分集體乘車去大西岔鎮大西岔村。

9時整在祖塋開始祭祖。

11時30分祭祖結束。

中午在大西岔鎮集體午餐後各自返程。

      參會人員分別來自廣東、山東、遼寧、吉林、黑龍江等諸省數十余市、縣、鄉鎮。是大西岔十五世七兄弟中諱盛富、諱盛貴、諱盛有、諱盛全、諱盛業五位的後人。老大諱盛春至元字輩已無傳人,老四諱盛財的後人失聯。

       人員構成為自十六世至二十世五代後人。其中十六世恒字輩2人;十七世元字輩9人;十八世希(西)字輩近40人;十九世克字輩近20人;二十世成字輩2人。當地外親、老鄰居和老長工後人及老宅的現住居民30余人。

       本次活動由遼寧寬甸希國、吉林通化西穎、遼寧丹東希平三兄弟組織並主持。特邀莊河砬子後希明參加。

       本次活動的宗旨是:   聯誼、傳承、祭祖。主要完成了如下幾項工作:   

       一、許多宗親素未謀面,通過這個平臺大家進行了廣泛的交流,建立了聯系渠道,加深了親情。

       二、介紹了由連興祖之玄孫元洲根據祖輩口口相傳整理的張氏家族雲南_山東煙臺牟平_遼寧莊河_寬甸大西岔遷徙史。口傳我們為三山張之中的雙山張傳人,至於如何轉遷井口村則不甚清楚。

       三、研究探討了清朝乾隆年間錫仁、錫爵兄弟從山東遷徙至莊河,道光年間連興、連德兩兄弟從莊河遷徙到大西岔的相關事宜。

       四、對前期的傳承探討做了總結,糾正了個別分支的傳承錯誤,並將大西岔的祖譜上推五代至林祖。

       五、參照源自莊河砬子後的宗譜,將大西岔二十字的宗譜延伸為四十字,並提出了相應的規範意見。

       六、安排進行了十五世祖各分支後人的家譜整理工作,要求詳細到成字輩。

       七、介紹了山東乳山井口老家和遼寧莊河砬子後張氏家族現存情況。

       八、在祖塋進行了隆重的祭祖活動,敬獻供品祭品一卡車,聘請三位高僧做了一場法事。

       九、讓與會的後輩宗親了解祖宅老屋所在、祖先的偉大成就和祖塋墓葬詳情。

《祭祖先文》

       時維公元2016年4月4日,農歷丙申年二月二十七,清明。行奠晚輩,恒、元、西、克、成五代七十余人恭具香燭楮財、時鮮供品。不腆之儀,置於祖先墓前,鞠躬告慰。祭奠之辭:   十三世二祖,興、德建基,白手起家,西岔定居,艱辛創業,鬼歌神泣,開荒拓田,繁衍生息;十四世三老,盛、發、福齊,持家勤儉,廣置土地,以農為本,竭盡全力,水旱雙種,步入富裕;十五世七公,出人頭地,豪宅大院,炮臺高立,匪行借道,低頭屈膝,農商並舉,日新月異;十六世祖,二十兄弟,星羅八方,棋布縣域,各顯其能,富甲當地,家道鼎盛,自做勞力,百年輝煌,後世銘記!不孝子孫,靈前集聚,發誓圖強,繼承缽衣,振興家族,再續奇跡!哀哉!尚饗!

       在祭奠儀式期間,天呈異象,蔚藍天空突現一完整清晰白色雲龍,盤旋祖塋之上達一刻鐘之久。

       清明時節祭奠先聖,西岔祖墓群親供奉,百年輝煌載入史冊,張氏家族枝繁葉盛。地泣先祖,微風將楮財布祭四方;天佑後人,雲象變神龍詔示天下。身臥福地始成大樸歸天地,魂泊靈山更留和風惠子孫。

       這正是,興、德創業奠根基,盛、發、福齊廣置地,春、富、貴、財、有、全、業,農商並舉顯神奇,恒、元守業渡艱辛,西、克搭臺迎再起,成到方顯真本色,竹、玉、博、軒眾兄弟!

通化井口張氏大西岔祭祖纪实

发表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©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.Some Rights Reserved.
Powered by 生命之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