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之书

诞生于2010年,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、网络祭祀系统。

“土葬”与“火葬”争论不休 20年国家提出3点新要求 真愁人!

今天,我们要和大家谈论的话题是:“土葬”与“火葬”争论不休,20年国家提出3点新要求,真愁人!

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,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能够接受新思想,摒弃旧传统的糟粕,以适应时代的高速发展。不过,也有一些新的观念或者新的处理方式令农民难以接受,就比如接下来我们要提到的火葬问题,经过数十年的推广与教育,农民依然不愿意火葬,更愿意接受土葬。

众所周知,农村有诸多的传统风俗,“入土为安”便是非常重要的一项,且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。而且,在农民的眼里,如果接受“火葬”,便会被认定为是“不孝”行为,遭受人们的诟病。所以,在农民的传统思想意识里,人去世之后就应该土葬,而并非“火葬”,关于“土葬”好还是“火葬”好的争论也一直喋喋不休,从未停止。

那么,怎么才能让农户更容易接受火葬呢?①加强思想教育,摒弃传统的旧思想;②禁止强制退订,否则只会让农民更反感;③鼓励并引导农户接受火葬,可以以补贴的方式进行;④成立红白理事会,推动移风易俗。毫无疑问,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。

另外,对于推行火葬,国家对农村丧葬的形式或将也有了3点新要求,从2020年开始,这些要求的实施将会影响“火葬”在农民心中的接受程度。

①加强对“乱葬散埋”问题的整治,从节约土地资源为切入点,禁止有“大型坟墓”等类似的现象出现;

②逐步完善农村的“公益性墓地”建设,让农户接受统一的丧葬安置(当然,这也需要过程,同时需做好农民的心理工作);

③加强移风易俗,落实生态安葬补贴政策,试着扭转农村的丧葬习俗,树立文明、生态、环保安葬的新风尚。

不过,即便是这样,关于“土葬”与“火葬”的争论也并不会停止,因为农民很难在短期内就接受新的思想。况且,殡葬改革的落实情况在各地参差不齐,鉴于“土葬”与“火葬”的周旋,的确会让一部分农民有些发愁!所以,我们还是希望移风易俗的工作能够快速且有效的推动,让大家意识到“丧葬改革”的重要性。

发表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©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.Some Rights Reserved.
Powered by 生命之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