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之书

诞生于2010年,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、网络祭祀系统。

云舒朗诵燃起烛光祭母亲鹏飞

燃起烛光祭母亲

作者/鹏飞 朗诵/云舒

守孝不离方寸地,哭声难唤母直言。在这个山寒水瘦、滴水成冰的季节,我的母亲没等我见她最后一面,就着急着驾鹤西去了。

藏起失去母亲的不舍,跪在母亲的灵前,点一炷清香,燃一支香烛,燃一堆纸钱,祷言母亲一路走好!

记忆里,母亲是家里起床最早的人,不论严寒酷暑,母亲便早早地起床,但并不点亮房间的灯,只是摸着黑穿好衣裤,摸索着来到厨房,点燃灶台上那盏陈旧的煤油灯,在黄豆大小的亮光里,母亲便开始她新一天的操劳。

农村的冬夜,屋外寒星寂寥,月光惨白,笼罩着小山村大地的静谧;地上厚重的积雪、白霜闪着寒冷的银光。我家的屋内,那盏煤油灯,如豆大小的亮光燃着四季的温暖,燃着希望之火,燃着我们全家人的希望!

那盏灯,点亮了我和弟弟的十年寒窗求学之路。我和弟弟,前后考进甘肃定西中学,每个周末的晚上,就是我母亲的不眠之夜,灯光下,母亲已忙碌好了早饭,给我俩备足了一周的干粮。离家返校的那个早晨,母亲便轻轻地掀起我的被角,摇着我的肩头,“娃子”该起床了!”我睁开惺忪的睡眼,极不情愿地起床……。

上世纪八、九十年代,全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好政策,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物质基础,超前向前发展了一大步,可我的家乡依旧是那么贫困和落后,冬天没有生炉子的炭火,在寒冷的季节,更加觉的特别寒冷,尤其是农村简易的厨房,门框上挂满了霜花,两边的窗户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花。

此时的母亲,满头的发丝上挂满了水珠,在灯影下竟也晶莹,一如深刻记忆中那幅画卷般美好。此时母亲来不及抹上一把,等我吃完早饭,东方已经破晓,我便踏上去县城中学遥远的上学路途。可母亲的身影,永远定格在村口,不停地张望,看着我渐渐地远去!

我和弟弟一路求学,相继走进大学,离家越来越远,然而长风寒夜的隆冬,那盏跳动的灯火,昏黄的灯光勾勒出的母亲辛劳的背影,却一次次走进梦中,成了我记忆里永恒的温馨记忆!

岁月流年,像一把无形的利刃,将岁月的痕迹,渐渐雕刻在母亲的眼角眉梢,无情的时光,把劳累、奔忙的沧桑,逐渐书写在母亲那慈祥、美丽的脸庞。原本清秀、挺拔的身躯,还有满头乌黑的秀发,变成了满脸的皱纹和佝偻的背影、蹒跚的步态、满头白发。我感到我的母亲,真的老了......

母亲驾鹤西去,可记忆中的老屋、煤油灯盏,却成为我一生的记忆。那盏灯,漫漫长夜,陪伴着年迈的母亲,孤灯只影……

也许,我的母亲,在另外的那个世界也有一盏灯陪伴。只是我不知道,我的母亲,是否孤单?

2020年元月二十四日含泪叩首落笔于母亲灵前

关于作者、主播

作者:鹏飞,真名:姬鹏飞。出生于甘肃省定西市一个农民家庭,1997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。在工作业余时间爱上了写作,曾在全国知名度较高的《山东青年》、《西北文学》、《甘肃诗人》、《兰州日报》、《中华文学》、《西南作家》、《黄土地》《定西青年》、《中国诗歌》、《江山文学》、《定西日报》、《胜利日报》、《胜利电视周刊》、《中国石化日报》等纸报刊、杂志,每年发表多篇诗歌、散文、小说和新闻报道;现任职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蒙古国海外项目.

主播:陈宝文,笔名云舒,河北承德人,中国诗歌网注册诗人,平泉市作协会员,承德市作协会员,承德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。喜欢在浮华的尘世中,始终捧着一颗诗心行走。

发表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©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.Some Rights Reserved.
Powered by 生命之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