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是一年中元节,祭先祖,求平安!
又是一年中元节,祭先祖,求平安!
俗传农历七月初十开“鬼门关”,各家去世先人均放归回家,与家人团聚,俗称“冥府开禁,鬼魂过年”。节期从农历七月初十至十五。至时,各家备酒食,焚化用白纸包封写有祖先名讳的纸钱、金银纸锭以祭祖先。富有之家还请僧尼、道士来家念经超度亡魂。七月十五,各地道观均有斋醮等会,佛寺则大办“盂兰盆会”,诵经超度亡魂。又是一年中元节,祭先祖,求平安!
中元节原本是道教节日。道教说,有个名叫陈子祷的人,他与龙王的女儿结婚后,分别正月十五、七月十五、十月十五这三天生下了“天官”、“地官”和“水官”三个孩子。这“三官”主管人间的“赐福”、“赦罪”、“解厄”等三大任务。每年的七月十五“中元节”,正值“地官”校籍赦罪之时,这一天,“地官”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册,根据神仙、凡人、动物们的表现,勾勾画画,赦罪免刑。这一天还举行“中元普渡”,供奉食物及焚烧冥纸,让无主孤魂饱吃一顿。又是一年中元节,祭先祖,求平安!
还有一说是源于佛教《大藏经》中的目莲救母的故事。目莲历经千辛万苦才到阴府,见到死去的母亲被一群饿鬼折磨,目莲用钵盆装菜饭给母亲,却被饿鬼夺走。目莲只好向佛主求救,佛主被他的孝心感动,授予《盂兰盆经》,目莲按照经中指示,每年七月十五日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,饿鬼再也不敢来抢夺了。为纪念目莲的孝心,佛教徒每逢节日都举行盛大的“盂兰盆会”。又是一年中元节,祭先祖,求平安!
另一说是由古代“郊社”演变而来。农民在夏收之后,趁农闲举行祭田、祭祖仪式,酬谢管理土地的神灵和开辟田园的祖先,也含有庆祝丰收的意义。古时中元节只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,是用素筵祭祀,并规定不能在别人家中过夜。后来从素食发展为荤食,从祭田、祭祖发展到超渡“无主孤鬼”。大概是古代七月多疫病,死人多,因而有的地方也把七月称为“鬼月”,需要祭奠,“七月半”也就演变成“送鬼节”。又是一年中元节,祭先祖,求平安!
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,乃庆元宵;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,祭祀先人;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,乃食寒食。
又是一年中元节,祭先祖,求平安!
传说在这天地府放出全部鬼魂,民间普遍会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。俗语讲“七月半,鬼乱窜”,以前的人们都会宰鸡杀鸭,焚香烧衣,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,以化解其怨气,不致于遗害人间。
又是一年中元节,祭先祖,求平安!
中元节原是小秋,有若干农作物开始成熟,民间按例是要祀祖的,用新米祭供,向祖先报告一年的秋成。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,但是民间却在七月十四日过节。
又是一年中元节,祭先祖,求平安!
又是一年中元节,祭先祖,求平安!
除了祭祖祭祀外,还有很多传统活动。
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人都是怎么过节的吧~
又是一年中元节,祭先祖,求平安!
祭 祖
中元节期间,从接老祖进门开始,每天中餐晚餐都要做好菜供奉,平时需在案桌上供些新鲜水果。而节日最后一天,要把祖先们送走了,最后一顿晚餐显得尤为重要,鸡鸭鱼肉等好菜不可少,即祭祖。
又是一年中元节,祭先祖,求平安!
烧 包
祭祖后焚包,将纸钱叠好、封成小封,包面上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,收受的封数,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。
安顺一带烧包前还要准备水饭一碗,两根豇豆做扁担、两个茄子做灯笼,意思为给祖先们照明。
烧包时,以包砌塔,用香烛绕包塔一圈,留一缺口排成阵型,寓意亡者领取纸钱之路,纸钱包均为寸厚,每两包之间夹上画有骏马的纸片一张,称之为“驼钱马”。另外还烧一些金元宝、大钞等供祖先们收用。
又是一年中元节,祭先祖,求平安!
放 河 灯
这是小孩子最喜欢的一项活动,买一盏美丽的荷花灯,点上蜡烛,放置河水中任水漂流,传说祖先们走的时候有的是走水路,这些灯的用处一是给祖先照明,二是有些河灯兼具船的作用,是给祖先们“运钱”的。还记得小编小的时候放的河灯是用小瓜将瓜蒂削去,用勺子将瓜瓤全部掏空,在里面安置一根蜡烛,制成的”瓜船“。
又是一年中元节,祭先祖,求平安!
又是一年中元节,祭先祖,求平安!
点 孔 明 灯
传说七月半这天,点孔明灯是为了给送走祖先们时给他们照明。同时,诚心许愿,孔明灯缓缓飘向天空,祖先们也会保佑一家安康顺遂。
又是一年中元节,祭先祖,求平安!
又是一年中元节,祭先祖,求平安!
中元节
除了祭祖等活动
还有很多你需要铭记的小禁忌哦~
1、忌披头散发睡觉
2、生理期忌一切祭祖活动
3、忌说鬼字
又是一年中元节,祭先祖,求平安!
4、忌半夜庆生
5、忌乱拍他人肩头
6、忌捕捉蜻蜓
又是一年中元节,祭先祖,求平安!
7、忌半夜晾衣服
8、忌乱踩冥纸
9、忌将筷子插在饭碗之上
10、出嫁的女儿忌回娘家
又是一年中元节,祭先祖,求平安!
又是一年中元节,祭先祖,求平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