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行业知名网上祭祀平台“思念堂”的负责人看来,最初的“花歌烛酒香”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个性需求祭祀。“‘花歌烛酒香’就是献花、点歌、点蜡烛、上酒、上香这些最基本的祭扫服务。看看现在网上纪念堂的内容之丰富,简直可以说是一种数字情感遗产。”
千禧年后,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,祭祀活动被逐渐扩展到了虚拟的世界祭祀。在网上建立一座纪念堂,祭奠的人只需要用手指轻轻一点,就可以“点烛”、“上香”、“烧纸”、“祭酒”、“献花”。此外,还可以上传逝者的生平简介,甚至是他们的音容笑貌。
经过多年的发展,思念堂现也成为了网上祭祀行业的佼佼者,全国不少学校及社会组织也依托该平台进行网上祭奠活动祭祀。我们进入平台的一个个网上纪念堂,精心制作、每日更新的内容,满是家人对逝者的无限思念。
其实回顾“云祭扫”的发展,民政部门作为主管部门,在推动网上殡葬服务方面的加油由来已久祭祀。
早在2006年,民政部门便发文倡导绿色文明的网上祭祀方式,积极推广居家祭祀、网上祭祀、等现代祭祀方式祭祀。随后,各省殡葬服务中心相继推出网上祭祀服务。
2018年,民政部印发的《关于推进“互联网+殡葬服务”的行动方案》提出:到2019年底,60%以上的殡葬服务机构逐步开展远程告别、网上祭奠、等线上线下互动服务祭祀。
而未来,也正如“思念堂”所规划的那样,“追思元宇宙”祭祀。用AR技术来实现混合现实的模拟,从VR走向AR/MR,以此来真正实现意识和沟通的模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