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三圣宗庙临汾烧纸牌位祭拜,忆始祖之源
上下五千年,纵横九万里,是谁挥动如椽大笔,在这里将一部华夏文明史悄然写起?“这是一片古老的热土,这是一片文明的圣地临汾烧纸牌位祭拜。这是华夏民族的源泉,这是神州故国的根基。巍巍中华在这里凝聚,尧天舜日从这里升起……”。尧庙景区是为纪念古帝唐尧所建,始建年代不详。《太平寰宇记》、《水经注》、历代《临汾县志》和碑刻记载,1700多年前的晋代,已建有尧庙。唐显庆三年(公元658年)移至今址。
跟随着导游的脚步,团队成员进入宫内,低头便看到由龙凤图案雕刻而成的“龙凤之脉”主甬道临汾烧纸牌位祭拜。甬道两侧陈列着仿陶寺文化遗址和下靳古墓遗址出土石雕,生动地展示了尧时期的生活、生产方式和文化习性,使尧庙更具历史实证和文化内涵。在走过主甬道的路上,导游介绍起仪门:“仪门秀美典雅,俊俏挺拔。古时进宫拜谒帝尧,文武百官均在此下马落轿,整冠弹尘,端庄仪表。仪门正镌罗哲文题写的‘文明始祖’。背刻康熙皇帝题写的‘光被四表’,称赞帝尧功德象日月光辉润泽四方万民。”
图为尧庙起仪门
路至尽头,便是五凤楼,又称光天阁,建于明正统年间临汾烧纸牌位祭拜。光天阁意为尧舜光天下之明,兆万民之福。人们将尧、舜及其大臣喻为凤,五凤和鸣象征君臣团结,天下大治。随着对景区的深入探寻,团队成员了解到尧井台与广运殿也同为景区内核心建筑。尧井台位居尧庙主甬道,建于龙脉之上龙脉之上,足见它的重要:尧井为天下第一井。尧时曾发生干旱,尧率领众民开凿水井,并大力推广,人们开始围井而居,渐渐形成村落、乡镇、城市,由此产生的文明叫市井文明。而广运殿是尧庙的核心建筑。广运殿取广以配天,运以配地之意。殿前阶梯的巨型“中华第一龙”石质彩绘龙盘浮雕,取材于陶寺出土龙盘,盘龙口衔嘉禾,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农耕之崇尚。
图为景区内五凤楼
感同源共祖临汾烧纸牌位祭拜,凝民族血脉
在景区最深处,静立着祭祖堂临汾烧纸牌位祭拜。堂内供奉尧舜禹君臣后裔姓氏牌位四百余个,均为大姓且占到中国人口的比例约80%。自尧舜禹以来,中华民族各大姓氏,既有清晰的脉络,又有交融流变,可概不出“炎黄子孙,尧舜传人”之直根侧脉。如今尧舜禹的后裔遍布四海,可以说,世界上凡有华人的地方,便有尧舜禹的后人。近年来,海外华人,纷纷回国,来尧庙祭拜三圣,追寻五千年血脉之根,正是民族血缘凝聚力的体现。位居尧庙宫东西两侧的尧典壁廊和尧字壁廊,相互对称。两壁廊均南北向。尧典壁廊镌刻图80余幅,字三万有余,刻录有关尧舜禹的历史文献。尧字壁廊镌刻尧字1000个,为全国最大的尧字书法长廊,尧字壁廊将书法艺术与根祖文化融于一字之内,使人尽赏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之美,更感华夏子孙同源共祖之情,堪称中国书法艺术宝典,是珍贵的文化精品。
图为景区内尧典壁廊
帝尧,为世人所敬赖和尊崇,被尊称为文明始祖、民师帝范临汾烧纸牌位祭拜。尧庙,如一座宏伟、隽永的历史殿堂,千百年来,为尧舜传人、炎黄子孙膜拜,也吸引着愈来愈多的华夏儿女前来寻根问祖。 所有旅行都是出发,到了临汾咱是回家。
文 | 曾舣灵 常怡澜 栾奕文
图 | 常怡澜
编辑 | 栾奕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