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之书

诞生于2010年,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、网络祭祀系统。

大石桥烧纸牌位祭拜:[散文]家乡的哭丧会(散文)

家乡的哭丧会

   尚思勤

    县城附近,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八日,是一个民间比较隆重的节日大石桥烧纸牌位祭拜。由于这个节日的封建迷信色彩太过于浓重,以至地方政府多不愿提及,也不为外人所知。

    不过,县城南缘那位于土城村的东岳庙和不远处的土城大石桥下,农历三月二十八日的“哭丧会”却是热闹非凡大石桥烧纸牌位祭拜。

    农历三月二十八日那天,县城附近,乃至徐营、雨露等十里八村的农家妇女,特别上了年纪的老妇人,都会自己制作或到土城村,甚或县城的街头,买些大、小纸锞子和纸包封等祭拜用品,请人填好纸包封、装好纸火(纸钱),再拿着香纸火(纸钱),先到东岳庙前烧上几柱香、几对纸锞子、几份纸火,叩上几个头,祝愿在天之灵保佑故去的亡灵平平安安,有饭吃、有衣穿、有钱花,在世时因困苦没有过上好日子的亲人,能在阴间愉愉快快,万事顺利大石桥烧纸牌位祭拜。

    在东岳庙祭拜完毕后,又到土城大石桥下的河滩上,烧上一堆火,也如在东岳庙祭拜一般,烧香、烧纸锞子、烧纸火,同时边烧边叫着忘灵的名字嚎啕大哭,把自己心中的苦恼向忘灵一一倾诉大石桥烧纸牌位祭拜。有的妇人,抑或因受儿媳、儿女虐待,每多哭得死去活来,很是伤心的样子。有的人家,则全家老小出动,带上锅碗和柴、米、油、盐,在土城大石桥下的河滩上,杀鸡、煮饭,共同祭拜,祭拜完毕后一家老少共同进餐,这是最为隆重的祭拜了。

    由于我的老家在城南的一个小山村,我自从离家进城赶考,乃至进城工作后的若干年里,都数次目睹了“哭丧会”的隆重场面,听惯了与“哭丧会”有关,或从“哭丧会”上传来的奇闻轶事大石桥烧纸牌位祭拜。

    我自从与历史文化工作沾边以来,曾经就这“哭丧会”作过许多思考,甚至向领导人建议过,寻求作些正面引导大石桥烧纸牌位祭拜。比如办个“早春会”或什么节日,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向积极向上的方面。可是,建议归建议,也没有办“早春会”,更没有什么节日。每年“哭丧会”依旧,甚至有规模越来越大之势。有的下岗工人,退休人员,都会跟着农村妇女去东岳庙祭拜一阵,烧香、烧纸锞子、烧纸火。更为可笑的是,一些富起来的农民,甚至会制作出纸人、纸马、纸电视机一类的“高档货”,到东岳庙祭拜、焚烧。我就见过一位退休工人,而且曾和我做过邻居的,每年靠做纸锞子、纸包封卖而发小财。

    由于存在“哭丧会”上的需求,也就有了季节性地专门从事这个行当的生意人大石桥烧纸牌位祭拜。纸锞子用黄纸做,做得有点像电影电视里常能见到的金元宝;纸包封则是用木板雕刻后在白纸上印制,然后沾帖而成。每年到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前的日子里,走在县城大街上,往往能看到街头那卖柱香、纸锞子、纸包封的小滩,以及买好柱香、纸锞子、纸包封匆匆行走在街头的行人。有时看到手里拿着香纸火、纸锞子、纸包封一类物品的熟人朋友,有的还是干部,甚或有一定职位的领导干部,可他们的行动也很坦然,好像手里拿着祭拜用品是很平常的事,没有这东西反而不正常。东岳庙所在地的土城村附近,在“哭丧会”间,几乎成了柱香、纸锞子、纸包封的专业市场。农历三月二十八日那天,一些人还会在土城大石桥附近,摆出瓜子、炒豆一类的炒货地滩,或卖起米豆凉粉、凉虾之类的小吃,关顾小吃滩的人也有不少。如或正遇大热天,什么冰棒、凉水都有人卖。

    带着这一现象和许多不解之谜,我查阅了许多资料,也把我耳闻目睹的许多事作了联想大石桥烧纸牌位祭拜。我终于明白了这是怎么一回事。

    县是古镇南州,乃滇中有名的穷州之一大石桥烧纸牌位祭拜。在封建时代,特别是民国年间,由于地处交通要冲,每受战乱之苦。加之自然灾害,当地人多民不聊生。以至许多镇南人,每到粮食作物收种结束,就结伴外出打工,俗称“走夷方”,远走思茅、西双版纳、缅甸等地,去用自己的汗水换几文辛苦钱。据我了解,到缅甸打工的镇南人,多以做“解板匠”(手工锯木,把木料加工成木板或方料)为主。无奈,到缅甸打工,在那交通不便的年代,只能靠自己的一双脚远行,沿途每因匪患猖獗而连生命都难保。即使在异乡挣到了钱,带着钱回到家也是一段艰难的历程。许多“走夷方”者就是因此而在归途上丧了命,使得家人望眼欲穿几十年都盼不回自己的亲人。

    也许有人会场说,路途如此艰险,那么可以不去“走夷方”大石桥烧纸牌位祭拜。其实,这些道理人人都懂。可在那样的年代,犹如守着受穷挨饿等死,不如出去一闯。连著名作家艾芜在上个世纪20年代南行“流浪”闯南洋,都还有“镇南人”做旅伴呢。他不可写了《“走夷方”》,介绍了他那“唱着镇南州的歌谣”的旅伴,还把那位“旅伴”的形象创作在《我的旅伴》中。

    正是镇南男人的大量“走夷方”,客死他乡,才有了“只见奶奶坟,不见爷爷冢”、“男走夷方,妇多居孀”的镇南歌谣大石桥烧纸牌位祭拜。

    这样,在这个地方,就有了几十年,乃至上百年的“哭丧会”传统大石桥烧纸牌位祭拜。至于三月二十八日“哭丧会”起于何时,笔者没有找到依据。可是,就我所知,这一传统的沿袭已经有些年代了。即使在政治斗争异常尖锐的“文化大革命”时代,“哭丧会”都没有停上过,只是祭拜之举做得比较隐蔽而已。比如,到东岳庙对面的高山上,向着庙子烧几柱香、烧几份纸火了事。

   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,人们的思想禁锢没有了,可以按照传统的方式,做农历三月二十八日的“哭丧会”了大石桥烧纸牌位祭拜。而且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,“哭丧会”的活动有了丰厚的物质基础。于是,传统的“哭丧会”就更为热闹空前。

    本来,在一定的时期,利用一定的形式追思先人的丰功伟绩和为人风范,表达对故人的哀思,是无可厚非的大石桥烧纸牌位祭拜。在,每到节日,民间都有祭拜祖灵的习俗。春节要烧“年纸”(祭拜祖灵),清明节要“上坟”(祭拜祖灵),三月二十八日的“哭丧会”,七月十五日前的“接祖”(初一日接祖,十五日送祖,有的十六日送祖,如或有新亡故人,则是大办其追思之事),十月初十日的“十月朝”(祭拜祖灵)等等。反映了当地祭祀的浓郁,也许这就是“哭丧会”历久不衰的原因吧。

    近年,我已经远离家乡,生活在另外一座城市,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也就无法再去看空前繁盛的“哭丧会”了大石桥烧纸牌位祭拜。可是,“哭丧会”的场境却永远铭记在我的脑海中。“哭丧会”是封建传统的节日,虽然在新的时代下赋予了新的祭拜形式或物质基础。可是,通过引导,使之成为市场经济下发展农村贸易的文化载体,还是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。

    我为“哭丧会”的场景欣慰,感谢那古朴的民风,乞求人人平安,乞求在天之灵也一样的平安吉祥大石桥烧纸牌位祭拜。同时,也启示人们,不能忘记过去的艰苦岁月。再就是要用科学的思想,引导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陋习,以新时代的科学方式,寄托对先人的怀念之情。

    新时代,国家在兴盛,经济在发展,社会也在进步大石桥烧纸牌位祭拜。可愿“哭丧会”上,善良的人们少些悲哀。也可愿能转变一下祭拜的方法方式,少烧一点纸钱,因为造纸的资源越来越少了,少烧纸钱也是对社会作贡献啊!

发表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©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.Some Rights Reserved.
Powered by 生命之书